top of page

英文畢業門檻將改制 這些要點你不能錯過

因應英文畢業門檻改制相關會議,學生會於11/29舉辦公聽會,蒐集學生意見。副校長暨清華學院院長周懷樸、外語系系主任傅士珍、語言中心主任李清福等人到場參與說明。

現行英文畢業門檻制度規定學生畢業前,須通過校外檢定考試,包括多益750分、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雅思6級,以及托福等等任一項目。未通過者則可選擇修習「進修英文」一課以符合畢業門檻。

然而,由於併校與拾穗計畫的實行,學生的程度與專長皆更加分散與多元,招致門檻以單一標準衡量所有學生是否恰當的爭議。另外,英文畢業門檻本身的正當性,與作為教學成果的檢驗適切與否,都曾引起學生的質疑。

周副校長與學生會分別提出了三個方案。

周副校長所提方案A(如表一),將學生與課程進行分級,程度中上以上學生可修習外語來抵選修英文學分。基本上學生皆須修習8學分英文課,通過英文檢定則可抵選修英文2學分。

表(一)校方英文新制版本

註:紅色為與現制不同處、藍色為選項。

學生會方面則提出了兩方案。方案B認為不必再將英文列為全校必修學分,將原本必修6學分歸入自由學分,並取消英文畢業門檻,讓學生自由修習所需課程。

另一方案C則同樣將課程與學生進行分級。和A方案最大不同點在於,若通過檢定考試可抵免英文一、英文二,也就是4學分的必修。並強調抵免門檻應比照必修課的程度,讓符合程度的學生更自由選修想上的課。另外,學生亦可修其它外語課程抵免選修4學分,不再限於英文。

表(二)學生會英文新制版本

備註:若可能,則由校內舉行入學分級考試與檢定考試,以期公平及確認符合教學目標。

針對和學生會方案間的相異處,校方表示細節可以再討論。而從A、C方案皆可看出,英文畢業門檻雖已不再是昭然若揭,卻仍舊幽微地存在著。對此,學生會表示,知道校方不可能全然廢除門檻,故希望能在限制中找尋最大彈性。

檢定考試抵免必修或選修?

新方案間最大的爭議是,通過檢定考試要抵免英文必修還是選修。

李清福老師表示,程序上,學生入學後會先修必修,後再通過考試,如此一來,便無法抵免已修完的必修課。而要是學生一開始便抱定要以考試來抵免必修,則會面臨考試考不過還要修課的壓力。

對此,提出C方案的蕭冠祐同學則認為,上述問題其實和現行免修制度很像,若真的考不過那就去修課,執行起來並沒有更困難。此外,若學生能以檢定考試證明自己具基礎能力,也能讓他有更多自由去選擇自己想上的課。

此爭論也引出另一個問題,現制中介於畢業門檻和免修兩項標準間的學生代表著什麼,必修課作為一道橫跨其間的鴻溝,是否成為另一弔詭現象?

委外考試作為標準

無論是學生分級或畢業門檻,皆涉及考試方式的選擇。針對委外考試,公聽會上也引起一番討論。語言所所長林宗宏表示,強烈反對委外考試,特別是多益,批其商業化現象嚴重,更直言「不要被多益那種公司玩弄」。

然而,由於多益考試只考聽力與閱讀,且時常在校內舉辦考試,費用也相對便宜,導致報考多益以通過門檻的同學向來占多數。

「自己的學生,自己的教學,自己檢驗。自己教,自己考。」蕭冠祐同學表達希望校內能自己舉辦考試,不要再將委外考試放入門檻或學制。

「Testing是一種非常專業的東西。」現場一位英文老師則認為,以目前師資和人力,不可能以校內機制執行,但亦不贊成將考試全然外包,強調各類外部檢測考試皆有其目的性,如托福與雅思傾向學術。

重探英文教育本質

若欲在上述問題中取得共識,不免須再重新反思英文教育的本質與畢業門檻的定位為何。綜觀整場公聽會,校方不斷地強調國際化,與英文在學術領域的重要性。

然而,學生不免質疑,難道修完英文必修,我們的英文真的變得更好,更邁向國際化嗎? 除此之外,一所大學如何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而非不斷以主流價值包裝學習,則是校方必須面對的課題。


Anchor 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