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訪》現代儒醫 張翔教授的赤子風采


張翔教授上課場景(圖為張翔教授提供)

課堂上,他以柔軟語氣款款道出心中堅信不疑的真理,他是那樣懇切期盼著能將中醫學,這珍貴的中華文化,發揚光大;那樣迫切希冀下一代可以發現中醫學之美,繼而將之傳承下去。

然而事實上,他的學習領域自核工轉至物理、數學、電機,甚至西醫的泌尿生理學,看似是個徹頭徹尾信奉西方學說的學者,又為何會不遺餘力地推廣中醫學呢?

中醫之路的濫觴

時間回到一九七三年,自清華核工系畢業的他,前往金門服役,卻不幸在一次演習中受重傷,不但切除脾臟,還引發肝炎,甚至撞裂了恥骨。被送回臺灣後,他在後送醫院裡遇見了啟蒙老師。

他稱那位先生馬老師。馬老師以中西醫結合的技術治療傷患,西醫方法治不了的卻被中醫給治好,此點引發了他的好奇心。「過去站在西方科學的角度總認為中醫談的『氣、陰陽、五行』不科學,但為什麼卻這麼有效呢?」教授說。一九七二年尼克森訪問中國時,見證了中醫學的「針刺麻醉」技術,在他回美國廣為宣傳後,引起的一波針灸熱潮,也激發了張翔教授進一步學習針灸醫學。

師從馬老師外,張翔教授也到臺北針灸義診中心學習看診,自主研讀了相關書籍,在中醫道路上不斷精進。然而隨後面臨了一個難題:究竟應該往中醫的道路邁進,抑或出國進修物理?雖然馬老師希望張翔可以繼承他的衣缽,但教授並沒有把握自己可以治好每一個病患,且心中對於真理的追求更為強烈,因此只將中醫的種種神奇之處放在心中,而前往美國研讀物理。

古代中醫與近代西醫的對抗

張翔教授於清華所開設的通識課程「針灸與近代科學」,以及和陳瑞凱教授合開的「中藥與近代科技」兩門課分別已有五年和三年的時間了,或許很多人看課程名稱會以為這兩門課旨在結合中西醫,或是冀望以科學系統化的方式建構中醫學理論,但事實恰恰相反。

「如果針灸和中藥是對的,那我們應該要反思近代科學與近代科技可能對於人類不能永續經營所造成的問題。」張翔教授希望藉此反駁那些指稱中醫「不科學」的聲浪,並且進一步地向主流提出質疑與挑戰。

許多人有「大病找西醫、小病看中醫」的想法,或是僅將中醫學視為養生的途徑;對此,張翔教授說明中醫的中心思想即是「恬淡虛無」。記載於《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之中:「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思為若是能保持清淨淡薄、少思寡欲的心,使體內的正氣調和、精神安守於內而不耗散,自然而然病痛便會遠離我們。

教授認為中醫的精神即是「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醫生」,每個人透過學習都可以和自己的身體對話,使身體一直能保持在健康的狀態,那麼就算不幸有了小的毛病,也能在初期萌芽的階段即時遏止。至於「大病找西醫」的說法,教授表示「請拿出數據」,根據研究結果,教授認為在癌症或是其他重大疾病的治療上,中醫絕對有足夠的實力與西醫分庭抗禮。

習醫並非醫學系的專利

古代儒醫不以替人看病維持生計,他們仰賴教書維持收入,而以醫術造福百姓,但時至今日,醫學卻變成了最大的產業,繳不出龐大醫藥費的案例時有耳聞。

張翔教授認為醫學不該「乘人之危」、「汲汲於名利」,他秉持古代儒醫精神,在清華開「針灸與近代科學」、「中藥與近代科技」這兩門通識課,正是希望以此作為入門,通過大學教育讓所有人都可以學習中醫學,進而成為自己身體的醫生,在病痛來時便毋須向外求助。

張仲景《傷寒論》中記載學習中醫可以:「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這也是教授致力推廣的理念。通過學習中醫學,我們除了可以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更能夠在家人身體出現毛病時予以適當的處理。

不要做空間和時間的井底之蛙

學習領域多到幾乎成為傳奇的張翔教授,認為人不可以當「空間和時間的井底之蛙」:「空間上,我們應該行萬里路,不要閉門造車,有人類居住的地方都該走走、看看;時間上,我們應該有計畫地閱讀那些歷史上留下的文字紀錄和學問,從古人那裡汲取智慧」教授說道。

另外,教授建議有三項能力是大學生應該在此階段培養的:語言、數學、哲學思考。語言不光只是外國語言,甚至電腦語言也應該學習。「學習語言不應該只停留在對話的階段、插科打諢,語言只是作為一項工具,最關鍵的是要能夠了解背後的文化底蘊、中心思想。」

數學方面,教授說明,數學是唯一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的學科,它能夠提供立論的基礎以支持學說,讓問題不只在定性層次上討論,還能夠定量分析;而人文學科的學生若學習數學,無論機率或是統計等工具,都能夠使得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更為出類拔萃。

至於哲學思考,教授表示哲學對於一個人的思想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張翔教授對於人生的哲學觀為——勿失赤子之心。「看盡世態炎涼、經歷大風大浪後還是應該以最為珍貴的赤子之心面對世界。」

下定決心,就做吧!

「我從來沒有擔心過吃飯的問題。」教授表示自己當初從核工轉物理又轉數學等不同領域,似乎把路愈走愈窄,「但你只要足夠優秀,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他認為不要把未來工作當作第一考量,那樣的境界太低了,我們應該盡力追求人生目標,將它做到最好,那麼總有一條路會被我們不屈不撓地走出來。

「人的興趣是一直在變的,不需要強迫自己一定要在哪個階段找到它們。」對於尚未找到興趣及志向的年輕人,教授如此說道。而提及轉換學習領域,教授表示應該「因了解而分手」,而非懼怕難關而卻步。

「任何領域到了很高深的程度都有欄杆要跨越,每一次的追求都盡全力就對了。」鏡片下,教授的目光爍爍,語氣中能夠感受到他的想法是那樣地單純卻堅定,從核工到中醫,領域跨越如此之大,然而一旦下定決心,他視線所望的方向唯有——前進。

漁夫帽下一頭白髮及肩,一抹微笑永遠掛在面上,

寬寬大大的衣裳下懷有一顆赤子之心,

他是現代儒醫,張翔。


Anchor 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