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曾修此課的莊凱詠(第二排右二,藍色上衣),畢業後選擇回到「橫山」承接大山北月,今年暑假帶領大學生創農市集,
串連附近的果農場,擦亮橫山招牌。 記者郭政芬/攝影
清大服務科學所創所理念是「為當地留下服務」,10年前「服務科學導論」的課程,學生出走教室,組隊沿著新竹縣台三線做在地的計畫,如今陸續開花結果。
曾修此課的清大碩士班畢業生莊凱詠,聽到教授林福仁提及「學管理為解決問題,大多選擇到企業解決,但台灣鄉村正面臨許多問題」一席話,讓他決定走入台灣農村。
莊凱詠和團隊發現橫山鄉大山背的古道有名,卻因落葉和垃圾堆積,減低遊客來玩的意願,於是推出「換想大山背」的淨山換麵包活動,揪團來走步道兼清掃,可換當地特產的窯烤麵包,獲得好評。
當時剛好聽到橫山鄉公所正公開招標廢棄30年的豐鄉國小,他決定承租並命名為「大山北月」,用課桌椅和黑板布置餐廳,讓大家回憶學生時代。畢業後,根留在地服務。
莊凱詠說:「服務的價值來自於共好,而非獨好」。他積極串連在地、找到新的價值。例如,將菜單與在地特色美食結合,上個月更號召果農,建立無人農創市集,邀大學生寫下果農故事,擦亮橫山招牌。
服科所博班生陳泓維,原本是唸動機所,從小就熱心投入社區活動,碩士班到服科所修課,進入橫山實作,人生因此轉了方向,博士班改念服科所,去年起創「開門工作室」團隊,進駐新竹市東門市場,舉辦講座、音樂會等,帶民眾走入曾經擁有的繁華年代,建立對市場的認同感。因帶來人潮,間接帶動1、2樓生意,將東門市場深鎖的鐵門開啟。
談到這段轉變,陳泓維直言「不意外」,國中起就在社區挽袖幫忙,看見社區為搶資源而分裂等問題。他在服科所認識留下服務的意義,「我們做串連、喚起意識,讓社區自發性來做」。